王涵是通化市胜利小学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她坚守着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怀揣本“真”,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着无怨无悔的人生。
真诚,追逐梦想
1991年,王涵踏入了东昌区胜利小学,从此开始了她的教书育人之路。初登讲台,她秉承着真诚与热爱,坚持着认真与勤恳,用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在教学中,她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营造愉快、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与学生开展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班主任工作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她努力帮助掉队的学生,尽管成绩不高,但也要让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在生活上,她把学生视如己出,嘘寒问暖,从细微处关爱学生。帮他们削铅笔、提醒学生按时吃药、帮学生点眼药水。天气变化时,提醒孩子增减衣服。当女同学的头发有些散乱的时候,她会亲手为她们梳小辫儿。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她也总是充满了耐心和真诚的期待……
如今,她的教学生涯已经硕果累累,她也成长为“东昌区首届名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省级语文学科骨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真爱,启发灵魂
“爱学生”是 王涵 老师的第一原则。
班里有个小孩叫辉。入学的第一天就暴露了他的与众不同。手里不是摸这就是摸那,嘴不是咬着衣领,就是嚼着纸片。下课了也不是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欢蹦乱跳的,他不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就是悄悄挪出教室。上课的时候不听课,不是拿铅笔戳同学,就是钻到桌子底下挠同学的脚……有一天中午放学,王涵正和他家长在校门前沟通他的情况的时候,突然觉得脚上一热,低头一看,这孩子正往她脚上尿尿呢。王涵看着他说:“你得给我道歉。”可是孩子一转眼没了,他妈妈也追孩子去了。只留下她一个人站在那里一脸的苦笑。
更有甚者,有一天早上,他不进教室,给他讲道理,给他糖都没用,无奈的王涵只好把他硬抱进教室。可是,他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说同学是在笑话他。他居然就在教室里嚎啕大哭。这一次王涵决定来个冷处理。她对其他的小朋友说:最聪明的孩子在哪里?挺挺你的小腰板告诉我。最棒的孩子在哪里?大声地告诉老师。”“最棒的孩子在这里!”孩子们挺着小腰板响亮地回答老师。小辉一看同学没有理他,干脆站到了桌子上,一只小手叉腰,另一只小手指着老师,骂了一句脏话。那一瞬间,王涵惊呆了。看着同样惊呆的孩子们,她的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几种处理方法。但最终还忍住了,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指导其他的孩子读课文。小辉看老师没有“接招”,只好无奈坐到座位上。
“这孩子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尊重别人。”王涵和家长电话沟通了这件事。放下电话后,她想:还是先让孩子喜欢上学,乐意上学吧。下午,她对辉说:“辉,你看这小红花漂亮吗?”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脸上浮现出一点点笑容。王涵又说:“可是你今天早上哭闹、骂人,小朋友都笑你了,那多不好啊。今天,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下周一来上学没有哭,不骂人。我一次就奖励你一朵红花,要知道其他小朋友要四个小星星才能换一朵红花的。你能做到吗?”他点了点头。虽然这样的点头已经好几次了,但是王涵仍然愿意期待奇迹。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有一天下课,辉没有出去,而是拿出纸笔乱画起来。王涵拿起他的画故作惊讶地说:“大恐龙!怪兽!你画得真棒!”辉显然是惊到了,愣愣地看着老师。“你瞧,你这城堡画得多雄伟!这是谁的家?”“这是超人的家!”辉一听这话来了兴致,给老师讲起了咸蛋超人,讲起了奥特曼。王涵迎合着他赞美着他。上课前,对他说:“谢谢你给老师讲了这么好听的故事。你知道尊重老师,奖励你一朵小红花。”他虽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表现出极大振奋,但是他那双漆黑的眼睛定定地望着老师,王涵从中读出他的渴望。他渴望被关注、渴望鼓励,渴望爱!
慢慢地,王涵又发现了辉的不少优点。辉喜欢看书,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诗人,他都很了解。他还爱看电视,尤其是科教频道。于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王涵时常给辉表现才华的机会。在语文课上,同学们经常会听到他精彩的发言,偶尔,王涵还会让同学们把他的发言记录下来,他觉得这是最高的奖赏。慢慢的,同学们眼中的“捣蛋鬼”转变成为人人敬佩的“小博士”。辉的脸上经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王涵就是这样一直努力用爱心呵护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稚嫩心灵,用责任心去捍卫孩子们一尘不染的纯真洁净。
真知,树立自信
“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苏霍姆林斯基)
王涵坚信对学生的赏识深蕴着的“魔力”,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真知,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带着欣赏、赞美的眼光,就一定能发现美好的东西。
伟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他善良大方,思维活跃,各个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只要动手书写,就一团混乱。他写字速度慢,字写得很差,经常是班里最后写完的人。
他的闪光点在哪呢?
学校要组织跳绳比赛,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王涵抓住时机,悄悄对伟说:“你跳绳跳得好,样子还特别帅。这两天做题速度快一点,我选你当队长带领同学们跳绳好不好?”伟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一次,他为了加快速度,匆匆忙忙将练习写完。王涵接过作业本一看,字写得“龙飞凤舞”,实在难看,但还是热情地说:“你今天有进步了,写作业的时间比昨天快。”第二天,当他快速写完作业时,王涵又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第三天,当他一本正经地端坐在桌前写作业时,老师高兴地宣布伟当选为队长带领同学们进行训练。那段期间,伟写字格外卖力,渐渐地,字写得快了,写好了,班级的跳绳成绩也名列前茅。
后来,伟被学校体育队选中。听到这个消息时,王涵担心训练会使他刚刚起步的学习受到影响。为了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她当着全班同学面抢先赏识:“太棒了!你可以为学校争光了!这可是我们五年四班的骄傲啊!”说得伟心里美滋滋的。课后,王涵把伟叫到面前,“学校体育队的学生可都不简单啊!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被退回来了可丢人啊!不过,老师对你有信心。加油!”听到鼓励,伟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会努力。”自从进入校队,伟的进步明显了,几次考试,成绩都突破了90分。
赏识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成倍的放大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更好地促进学习。
真挚,焕发力量
面对困难,王涵总是饱含真挚的笑,有时微笑写在嘴角,有时微笑写在眼睛里,有时微笑写在语言里……让学生们在受到挫折时感受到力量,让学生们在微笑中感受到激励。
在一次拔河比赛中,她的班级落后于其他两个班。孩子们揉着勒红的小手委屈地哭了,看到这一情况,她笑着问孩子们:“你们尽力了吗?”孩子们回答说,“尽力了!”“你们玩得高兴吗?”“高兴!”“那还哭什么?”孩子们被老师真挚的笑容感染了,互相安慰着“输就输了,看明年怎么赢你们!”悲观在瞬间化为乌有。
赛场争夺中,孩子们的力量得到激发,在文艺汇演中,孩子们的舞姿无比欢快;体育运动会上,孩子们的身姿无比轻盈;劳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干劲无比高昂。个性张扬,特色鲜明,阳光心态,微笑生活,真挚的微笑焕发出的是上进的力量。
真心,入心入髓
真心对待孩子,你才会赢得他们的心。
有个孩子性格极其内向,话不多说,总是一个人呆坐,不与同学接触,表现出极度胆怯。王涵发现后主动接近他,关心他, 并把他带到同学中去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处,他适应了老师同学,适应了学校生活,对师生产生了信任,开始愿意与人交流了。
还有一个孩子初入学时稍有不如意就会哭闹,自卑,甚至不想上学……那些日子,王涵时常陪伴,与她亲切交流,真心做她的朋友,现在每一天都能看到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但求桃李满园!正如赵朴初老先生在诗中写得那样:幼苗茁长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心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