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区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团费收缴
第一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团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分档交纳团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第二条 各收入档次的团员每月交纳的团费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2000元以下(不含2000 元)者,交纳3元;2000元以上(含2000元)者,交纳数为收入数乘以2‰后按去尾法取整(即直接去掉小数点后的数值。如:工资收入为5000元—5499元者,交纳10元)。最高交纳20元。
第三条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团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团费。
第四条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团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团费。
第五条 农民团员每月交纳团费0.5元,学生团员、下岗失业的团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团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团员,每月交纳团费0.2元。
第六条 交纳团费确有困难的团员,经团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团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团费。
第七条 团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团员之日起交纳团费。保留团籍的共产党员,从取得预备党员资格起,应交纳党费,可不交纳团费,自愿交纳团费者不限。
第八条 团员一般应当向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团支部交纳团费。流动团员外出期间可向流入地团组织交纳团费,流入地团组织出具收据。团费收缴可探索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收缴,期间所产生的手续费从团费管理费中扣除。
第九条 团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标准交纳团费。
第十条 团员自愿多交团费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团费,全部上缴团中央。具体办法是:由所在基层团委代收,并提供该团员的简要情况,通过团省委基层组织建设部转交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部。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部给本人出具收据。
第十一条 团员应当增强团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团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团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团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团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团费。补交团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不得预交团费。
第十二条 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团费的团员,其所在团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团费的团员,按自行脱团处理。
第十三条 团组织应当按照规定收缴团员团费,不得垫交或扣缴团员团费,不得要求团员交纳规定以外的各种名目的“特殊团费”。如遇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要收取“特殊团费”,须经团市委同意,报团省委批准后,方可收取。
第二章 团费使用
第十四条 使用团费应当坚持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第十五条 使用团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团组织倾斜。
第十六条 团费只能用于团的事业和团的活动的必要开支,不得变相或超范围使用团费。团费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⑴培训团员、团干部;⑵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团员教育的报刊、资料和音像制品;⑶购买团旗、团徽等团务用品;⑷表彰先进基层团组织、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⑸补助生活困难的团员;⑹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团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团组织设施;⑺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⑻团费的管理费用(例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方式收缴团费时所产生的手续费,管理费用不得超过本级留存团费总数的10%)。
第十七条 使用和下拨团费,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
第十八条 请求下拨团费的请示,应当向上一级团组织提出,不得越级申请。上级团组织下拨的团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 团费管理
第十九条 团费由团委组织部门代团委统一管理。
第二十条 团费的具体财务工作由各级团委内设的财务机构或团委所在单位财务部门代办。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会计、出纳分设。团费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参照财政部制定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执行。
第二十一条 团费应当以团委或团委组织部门的名义单独设立银行账户,不具备单独设立银行账户条件的,可在团委或团委所在单位的基本账户中实行分账核算。团费必须存入团委或团委所在单位基本账户所在的银行,本级留存的团费不得存入其他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团费利息是团费收入的一部分,不得挪作他用。依法保障团费安全,不得利用团费账户从事经济活动。
第二十二条 团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团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团费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团费管理工作人员变动时,要严格按照团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办好交接手续。
第二十三条 团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要作为团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团的基层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应当在团员大会或者团的代表大会上,向大会报告(或书面报告)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团员或者团的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和监督。各级地方团委组织部门应当每年向同级团委和上级团委组织部门报告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向下级团组织通报。团支部应当每年向团员公布一次团费收缴、使用情况。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团委和基层团组织可以留存一定比例的团费。具体留存比例为:⑴市(州)团委收取全年团员实交团费总数的20%,留存10%,其余10%上缴团省委;⑵县(市、区)团委收取全年团员实交团费总数的40%,留存20%,其余20%上缴团市委;⑶通化医药高新区团委,市直各委局团(工)委,各国省属企事业团委,各大(中)专院校团委收取全年团员实交团费总数的40%,留存20%,其余20%上缴团市委;⑷县级以下基层团委留存团费的比例不得少于全年团员实交团费总数的60%。
第二十五条 各县(市、区)、通化医药高新区团委,市直各委局团(工)委,各国省属企事业团委,各大(中)专院校团委当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上缴团市委的团费汇入团市委团费账户,不得少缴或拖延,对于少缴或拖延的将对其进行通报,并抄送至同级党委。各地区、各系统团委要就上年度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向团市委基层组织建设部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年度团费收缴、使用和结存的数额;团费开支的主要项目;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二十六条 各级团委组织部门每年要检查一次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作为各级团组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团组织工作和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团区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